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0575-85229201

二维码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史传略 > 兰亭文化 >

王羲之的书法艺术

浏览: 日期:2020-03-17

王羲之,字逸少。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官至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,世称“王右军”。东晋著名书法家、文学家。他处于完成汉字书体转变的晋代,在我国书法史上继往开来,影响巨大,号为“书圣”。
 

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。父亲王旷,官淮南太守,善隶书。堂伯王导,东晋垂相,“行、草兼妙”,“见贵当世”(张怀灌《书断》,下引同)。叔父王庆,“工于草、隶、飞白”。他的堂兄弟王恬、王洽、王助、王荟,儿子王献之、王操之、王徽之,侄子王殉、王取等,都善书法。其妻都夫人,儿媳谢道祖以及女儿,也是当时有名的女书法家。王羲之少有美誉,胸怀旷达,虽有安邦济世之才,但却淡泊于功名利禄。南渡后,会稽郡的山水名胜,地理环境吸引着他,使他便有“终焉之志”。当时的一些名士,与他多有来往,他后来因与王述(扬州刺史)不和,于永和十一年(355年),称病去官,定居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遍游诸郡,穷诸名山.史载少年时代的王羲之,经父亲王旷传授笔法论,“不盈期月,书便大进”,使他对书法艺术有所领悟。加上从伯王导、叔父王庆的教导,进步很快。当时,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(卫拣),见到他的笔迹,十分惊叹,说:“此子必蔽吾名。”他先是从卫夫人学习书法,以后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,加上他于从兄王洽处见到张昶《华岳碑》,才知道学习卫夫人是“徒费年月”。于是,他改变初学,草书学习张芝,正书学习钟繇,博采众长,精研体势,观摩实践,推陈出新,一变汉、魏以来质朴古拙的书风,成为妍美流便的新书体,开一代之风.因为他“兼撮众法,备成一家”(庚肩吾《书品论》,下引同),因此,达到了“贵越群品,古今莫二”的高度.王羲之的书法虽备精诸体,但尤搜正、行,字势雄强多变化,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,影响极大。对于楷书,钟繇的作品和艺术经验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王羲之的蒙师卫夫人,也是从钟繇那里学得笔法的。当时,王、谢大族都学习钟睬的书法。王羲之也是如此。但他首先学习其创造精神,而不是单纯地摹仿。钟繇变八分为楷,其楷书“左右波挑”,仍存隶意。王羲之学习钟繇,应波挑之处往往剑锋不发。他写的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东方朔画赞》等,在“南朝即脍炙人口”,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。而他的创造精神,着重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。“汉兴有草书”(许慎《说文解字·叙》),到了王羲之的时代,随着草书应用范围的扩大,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也走向了书坛。王羲之把前代的和当代的书法作品在用笔、结字方面的优点融为一体,产生出自己的书法作品.其笔法含篆、隶而不露痕迹,自然安祥而又多具含蓄的回锋以敛其气。笔画的精细变化与用笔的藏露互见、侧笔取势、顿提波碟使转的运用,结字的疏密斜正变化、字形的大小参差,都配合得当,形成了书法艺术的鲜明节奏和韵律,和谐而富于变化,表现了他的思想、人品、风度、情操和广阔襟怀。王羲之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(361年)‘。享年59岁。

对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,历来评价很高。梁武帝萧衍说他的“书字势雄逸,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.”李用真《书后品》说他是“书之圣”,而“草、行杂体,如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,是“草之圣”。《唐人书断》赞扬他的书法“如壮士拔剑,雍水绝流。头上安点,如高峰坠石;作一横画,如千里阵云;捺一堰波,若风雷震骇;作一竖画,如万岁枯藤;立一倚竿,若虎卧凤阁;自上揭竿,如龙跃天门。”《书小史》更是称他的书法为“古今之冠”。《书议》说他“笔迹遒润,独植一家之美,天资自然,丰神盖代。”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并亲自在《晋书》上为他撰作《王羲之传论》,赞赏说:“详察古今,研精篆、隶,尽善尽美,其惟王逸少乎?"唐人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记载李世民的皇宫收藏王羲之真迹达3600纸,他对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《兰亭序》,简直达到了着魔的程度,并且影响到后人,称《兰亭序》至善至美。

 

《兰亭序》是王羲之用蚕茧纸、鼠须笔,与朋友修褉时的得意之作。当时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年)暮春(即农历三月三日),王羲之宦游会稽山阴,与太原孙统、孙绰,广汉王彬之,陈郡谢安,高平榔昙、太原王蕴仁、释支遁并逸少、王凝之、王徽之、王操之等41人,修拔楔之礼,挥毫制序,兴至而书。他们临流畅饮,赋诗言志。王羲之一反魏、晋的谈玄之风,批判了庄周的虚无主义思想.在写作技巧方面,不事雕琢,独创一格,以清新朴素的语言,反映了现实,剖析了心态。这篇诗序,“遒媚劲健,绝代所无”。全篇共28行,324字,其章法布白,浑然一体。就其中“之”字最多,至20余字,变转悉异,全无雷同。当时如有神助,待酒醒后。他日更书数十百次,终于不及。王羲之也自珍重,遂留于子孙后世,为传世之宝。据说,《兰亭序》的真迹,已入昭陵,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。后分为两支:一为褚遂良“神龙本”;一为欧阳询“定武本”。均为临摹本。桑世昌《兰亭考》所载摹本60种以上。

此外,王羲之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。他的书法理论,结合了自己的艺术实践,总结了前人和当代的经验,切合实际。他的书论散见于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、汪挺《书法粹言》、韦续《墨数》、冯武《书法正传》等著作中。王羲之的书迹刻本甚多,散见于朱代以来所刊丛帖中。行书保存在唐释怀仁集书《圣教序》内最多。草书有《十七帖》等。真迹无存,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《姨母》、《奉橘》、《丧乱》、《孔侍中》及草书《初月》等帖。

 

王羲之不仅书法艺术承上启下,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而且,他还是一个画家。可惜,他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,而且真假难辨。因此,难以窥见其真面目。但是历史却记载了他青少年时期就跟着叔父王庆学习过绘画艺术,下了很大功夫,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。只是,他在绘画方面的艺术成就,被书法方面的艺术成就所掩盖罢了。王羲之的著作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集10卷,已佚。明人辑有《王右军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