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切换

联系电话:
0575-85229201

二维码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史传略 > 兰亭文化 >

兰亭序

浏览: 日期:2020-03-17


【晋】王羲之

编者按:按曲水流觞时写“序”的环境,王羲之显然没必要为序文取篇名。但当“序”具有了独立的重大价值时,有一个篇名就显得十分必要。南朝宋刘义庆在《世说·企羡》中首称《兰亭集序》。刘孝标注用《临河叙》,所引用内文有所省易。其后,欧阳修谓之《修禊序》,蔡襄叫《曲水叙》,苏轼名《兰亭文》,黄庭坚云《禊饮序》,宋高宗曰《禊贴》。当代刘茂辰先生等认为,比较起来还是《兰亭集序》最为准确,而称《兰亭序》则更为简明。
 
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,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取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已,怏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,死生亦大矣,岂不痛哉!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。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觞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,悲夫。
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。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 
译文:
永和九年,正值癸丑之年,暮春三月的月初,我们聚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,进行修禊之事。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到了,老老少少集聚在一起。这个地方有高山峻岭,和茂密的森林,修长的竹子;还有清澈的流水,急泻的湍流,萦回如带,映照两岸。利用这弯曲的溪流作为流觞曲水,人们并列坐在岸边。虽然没有音乐交响的热闹,但吟酒咏诗,也完全可以尽兴地抒发幽雅的情趣。
这一天,天气晴朗,空气清新,和风微拂,使人感到温暖舒畅。仰天观看宇宙的广大,俯首细察万物的繁盛,纵目观览,舒展胸怀,足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,真是很快乐啊!
人们生活在一起,很快就度过了一生。有些人喜欢各抒情怀,聚集在一室之内促膝畅谈;有些人喜好寄情于物,放浪旷达直至忘掉自己的形迹。虽然采取的方式千差万别,性格的恬静或浮躁各有不同,但当他们为自己的境遇而欣然于怀,一时间怡然自得,都会忘记老年即将来到。等到对所想往的事情已经厌倦,情趣随着事物变化而转移,感慨便会随之而来了。从前所感到欣喜的事,顷刻之间就成为往事,不能不因此而生感慨,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任大自然来左右,最终都归于完结。古人说“生与死,也是大事啊!”怎能不叫人悲伤啊!
每当我考察古人兴发感慨的原因,便发现都是那样不谋而合。读他们的文章未尝不叹息感伤,而内心又不太明白为什么。所谓生死如一,寿夭等同的说法,该是虚假荒诞的。后世的人看今天的人和事,也好象今天的人看过去的人和事。多么悲伤啊!故今日有必要逐一记下与会人士的姓名,录下他们所咏的诗歌。虽然时代会不同人事会各异,但使人感慨的原因却是一致的。我以为,后世的读者,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。    (选自北京出版社《王羲之家世》)